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禾赛科技牵头编制的《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 45500-2025》正式实施。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填补了国内智能驾驶传感器领域的标准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产业中从“技术追赶”向“规则制定”的跨越式转型。
标准破局:统一行业基准,筑牢安全底线
该标准历时三年制定,联合五十余家激光雷达制造商与整车企业,首次系统性定义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核心性能指标。例如,明确要求测距精度误差需控制在±2cm以内,角度分辨率不低于0.1°,并针对高温、高湿、盐雾等极端环境设置1000小时可靠性测试门槛。这些指标直接对应自动驾驶场景中的“鬼探头”识别、复杂路况决策等痛点,为行业提供了可量化的技术红线。
产业共振:加速技术迭代,激活规模效应
标准落地恰逢行业爆发期: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170万颗,中国市场份额占比超九成。以禾赛ATX激光雷达为例,其1440线超远距探测能力已实现400米障碍物识别,成本较前代降低40%,推动激光雷达向15万元级车型渗透。速腾聚创则凭借半固态方案与全球30家车企达成合作,2025年一季度新增10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上市。
全球话语权:从中国标准到国际规则
禾赛科技作为标准牵头单位,同步主导ISO国际标准工作组,将中国企业的技术积累转化为全球规则。随着UL4700标准被纳入美国国标,中国激光雷达产业正从“市场换技术”转向“技术换市场”。未来,该标准将与车路协同、5G-V2X等体系形成联动,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提供统一的感知语言,加速自动驾驶从“单车智能”向“车路云一体化”演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