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南京夫子庙景区再现“强制卖花”乱象:多名游客反映遭遇“10元一束”秒变“10元一朵”的消费套路,原本标价10元的花束在付款后被要求按单支计价,最终被迫支付数十倍溢价。这一现象在五一假期前夕引发广泛关注,折射出景区消费环境治理的深层痛点。
低价诱导与模糊话术:精准“围猎”情侣游客
据游客施先生描述,卖花女子多以情侣为目标,先以“免费赠送”为名将花束塞入女性游客怀中,待男性游客接手后,立即改口称“10元一朵”或“一束30元起”。部分游客因碍于情面被迫付款,事后发现所购花束多为月季、玫瑰残次品,市场价不足10元。更有人遭遇“花贩团伙”围堵,被强行索要高价,甚至因拒绝付款而遭到辱骂。
监管与治理:长效机制仍待完善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回应称,已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专项整治,今年以来累计教育处理卖花者60余人次,暂扣花束100余束。然而,卖花者多以年轻女性或未成年人为主,采用“游击战术”躲避巡查,管理难度较大。尽管景区增设夜间巡逻力量,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监管盲区。
消费警示:理性应对“情感绑架”
业内人士建议,游客在景区遇到类似推销时,应坚持“不主动接花、不轻信话术、不仓促付款”原则,若遭遇强制交易可立即向巡逻人员求助或报警。同时,景区需加强消费警示标识,通过广播、电子屏等渠道提醒游客防范套路。唯有监管与消费者维权意识同步提升,方能真正斩断“低价陷阱”的生存链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