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快手宣布正式成立可灵AI事业部,由高级副总裁盖坤兼任负责人,直接向董事长兼CEO程一笑汇报。这一动作标志着快手在AI技术领域从“功能嵌入”向“生态独立”的战略跃迁,也预示着其以可灵、可图为核心的大模型业务进入规模化商业化深水区。
独立事业部: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
新事业部下设产品部、运营部、技术部三大核心单元,整合原分散于社区科学线的AI研发资源,形成“研发-运营-商业化”闭环。可灵AI作为全球首个用户可用的视频生成大模型,支持1080P分辨率、2分钟超长视频生成,其技术路线与OpenAI
Sora对标,已为超2200万用户提供服务;可图大模型则凭借文生图、图生图能力,在AI绘画、形象定制领域占据头部地位。两大模型业务独立后,将获得更灵活的算力调配与市场决策权。
商业化提速:C端+B端双轮驱动
数据显示,可灵AI自商业化以来累计营收超1亿元,B端API订阅模式已与小米、亚马逊云科技等数千家企业达成合作,C端会员体系贡献单月千万级流水。事业部成立后,可灵AI计划推出行业解决方案,例如为影视公司提供AI导演辅助工具,为电商企业提供3D商品建模服务;可图则将深化与品牌方的联名定制合作,探索AI生成广告素材的标准化流程。
生态协同:从工具到基础设施
盖坤在内部信中强调,可灵AI事业部的核心使命是“构建AI时代的视频内容新基建”。未来,两大模型将与快手主站深度联动:可灵AI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一键3D拍立得”等特效工具,降低UGC内容生产门槛;可图大模型则通过“AI玩评”等功能提升用户互动率。这种“工具-内容-商业”的生态闭环,或使快手在短视频平台竞争中构筑技术护城河。
随着可灵AI事业部的落地,快手正从“短视频平台”向“AI内容生态运营商”转型。这场组织变革能否催生下一个现象级应用,值得行业持续观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