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米科技园的一间会议室里,雷军正在白板上画出一个金字塔模型——这并非新款汽车的设计图,而是解密小米汽车人才战略的密钥。在最新内部讲话中,这位跨界造车的科技大佬首次完整披露招聘标准,其严苛程度让业界惊呼:"这哪是招员工,分明在组建特种部队。"
金字塔尖的"三栖人才"
雷军明确要求核心研发岗必须满足"三位一体"条件:十年以上汽车工业经验+主导过智能网联系统开发+有消费电子产品成功案例。这种复合型人才全球存量不足2000人,小米已锁定其中137位。"我们要的不是传统车厂的人,也不是互联网的人,而是能重新定义汽车的人。"人力资源总监透露,有个岗位面试了86位候选人仍未达标,其中包括某特斯拉核心工程师。
数据驱动的招聘革命
小米汽车开发了一套"星云"评估系统,应聘者需在虚拟环境中完成72小时压力测试。系统会追踪500+行为指标,比如面对突发故障时,是优先查阅手册(传统派)还是直接调取代码(互联网派)。最颠覆的是"代码味觉测试",要求候选人盲测不同架构的自动驾驶算法,就像品酒师分辨葡萄酒产区。
跨界人才的"熔炉计划"
为培养稀缺人才,小米与北理工共建"智能电动汽车学院",课程设置堪称硬核:白天学汽车动力学,晚上攻神经网络,周末还要去小米之家站店。首期学员王野的经历很典型——原航天五院火箭工程师,现在每天拆解特斯拉电池包,再用小米方法论重构BMS系统。"雷总说要保持'第一天'心态,我们墙上贴着'忘记你造过车'的标语。"
这场人才争夺战背后,是雷军对汽车产业的前瞻判断:"未来五年,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本质是人才密度的竞争。"据悉小米汽车已储备3400名研发人员,平均年龄31.2岁,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周50人的速度增长。当传统车企还在为"软件定义汽车"焦虑时,雷军早已布下一盘更大的棋——不是要颠覆汽车,而是要培育能持续颠覆行业的新物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