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中国银行业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将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标志着存款利率正式迈入“1%时代”。这一调整是自2022年9月以来的第七次下调,也是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对储户、银行和市场均产生深远影响。对储户而言,传统储蓄的收益大幅缩水。以10万元定存为例,调整后1年期利息减少150元,5年期利息减少1250元。为应对这一变化,储户需重新审视财富管理策略,降低对存款收益的预期,转而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平衡风险与收益。黄金、外汇、股票、债券等资产的配置价值凸显,部分投资者开始关注黄金ETF、货币基金等替代性产品。
对银行而言,负债端成本压力倒逼业务转型。银行需增加低成本存款比重,强化账户活跃度和客户黏性,同时通过推进理财产品“真净值化”、拓展中间业务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低息环境虽有利于减轻企业和居民债务负担,但也对银行营收造成冲击,2024年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2%。
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储户需更理性地配置资产,银行需加快转型步伐,而政策层面则需平衡好支持实体经济与维护金融稳定的关系。低息时代下,财富管理智慧与银行转型能力将成为关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