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榴莲市场迎来年内首轮降价潮,零售端价格较3月初下降20%-30%,部分商超金枕榴莲单价从45元/斤跌至29.8元/斤,重回“30元时代”。这场价格跳水的背后,是东南亚产区与国产榴莲的双重夹击。
产能洪峰:泰国越南“贴身肉搏”
泰国东部产区因气候延迟上市后,于5月中下旬集中出货,叠加越南榴莲的同期涌入,形成“双产季叠加效应”。泰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榴莲产量同比增长56.89%,而越南凭借对华出口零关税优势,市场份额快速扩张。中老铁路将运输时间压缩至3天,物流成本下降15%,进一步压低终端售价。
国产突围:海南榴莲搅动格局
海南三亚1.2万亩榴莲树进入量产期,预计2025年产量突破300吨。尽管仅占进口量的1%,但“树上熟”品质与12元/斤的批发价,成功吸引盒马、百果园等渠道采购。有消费者反馈,海南榴莲果肉细腻度接近马来西亚猫山王,价格却仅为后者三分之一。
消费分野:高端局与平民化的角力
猫山王等高端品种价格依然坚挺,但金枕、托曼尼等大众品类已跌破30元/斤心理关口。北京新发地市场数据显示,金枕榴莲批发价从65元/公斤降至48元/公斤,降幅达26%。这场价格战或持续至7月,直至泰国南部产区减产20%的消息传导至市场。对于消费者而言,今年或许是最接近“榴莲自由”的一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