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重庆荣昌用一场教科书级的“流量承接战”,让“泼天富贵”真正落地生根。从卤鹅哥林江五城投喂国际网红“甲亢哥”引发的短视频狂欢,到如今日均15万人次游客涌入、餐饮消费环比增长188%的实绩,这座川渝小城正以精准治理与产业创新,打破“网红昙花一现”的魔咒。
“宠粉”政策构建服务型治理新生态
荣昌区以“交警不贴罚单、城管不掀地摊”的承诺为起点,推出“免费停车1.6万个车位”“机关食堂18元套餐管饱”“违停仅提醒不罚款”等12项亲民政策。五一期间,区政府食堂日均接待游客超4000人次,蒸煮的1000斤米饭三小时售罄,游客在社交平台自发传播的“政府食堂吃卤鹅”视频,成为比任何广告都有效的城市名片。这种将行政资源转化为公共服务的创新,让游客感受到“被宠爱”的深层诚意。
“全产业链”激活流量经济新动能
荣昌没有止步于“吃卤鹅”的单一场景,而是构建“养殖-加工-销售-文旅”全链条。在夏布小镇,游客可体验卤鹅主题陶器制作、非遗夏布印染,在安陶古镇窑火前见证“卤鹅陶盘”诞生。数据显示,4月以来非遗体验游订单增长120%,游客人均消费从500元提升至1200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地白鹅养殖基地从3万只扩至200万只,6万亩花椒种植园为卤料提供稳定供应,智能化中央厨房将保质期延长至15天,破解“现卤难储运”的痛点。
“长红思维”锻造城市竞争力新内核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提出“以卤鹅为支点撬动全域文旅”,将每年6月18日所在周设为“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并策划马拉松、龙舟赛等200余场文体活动。这种“活动带流量、流量换留量、留量变增量”的三级转化体系,正在让荣昌从“网红打卡地”升级为“深度体验目的地”。正如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裕所言:“荣昌证明了,个人IP可以成为城市品牌化的起点,但最终需要靠产业厚度与文化深度实现长红。”
当卤鹅的香气与夏布的纹路交织,当政府食堂的烟火气与安陶窑的火光辉映,荣昌用这场“流量承接战”证明:真正的城市红利,不在于流量本身,而在于能否将偶然的关注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这座小城的逆袭,为所有渴望流量变现的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唯有以真诚服务筑底、以产业创新赋能、以文化厚度支撑,方能让“泼天富贵”成为城市发展的长久动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