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与Vans联名款潮玩在二手市场掀起惊涛骇浪——原价599元的玩偶被炒至1.4万元,溢价超23倍,其疯狂程度堪比当年优衣库KAWS联名款引发的抢购潮。这场由“可爱经济”驱动的资本游戏,正将潮玩市场推向虚火过盛的悬崖边缘。
从广州门店大排长龙的“蹲守者”,到用脚本软件抢购的“科技黄牛”,再到跨国倒卖的“国际掮客”,一条完整的炒货产业链已然形成。资深玩家可可透露,职业黄牛不仅会雇人凌晨排队,还会通过境外平台将溢价品销往东南亚、欧美市场,单件利润可达万元。而普通消费者则被迫陷入“原价买不到,二手买不起”的困局,新品端盒(原价594元)在二手平台动辄加价数百元,热门隐藏款更是“一娃难求”。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场炒作背后是泡泡玛特“饥饿营销”与“IP联名”的双重推手。LABUBU系列所属的THE MONSTERS IP,2024年为泡泡玛特贡献超30亿元营收,其母公司股价年内暴涨近两倍,总市值突破2300亿港元。当资本将潮玩异化为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为“可爱”支付的早已不仅是设计费,更是为稀缺性、社交货币属性与投机心理买单。
但泡沫终有破裂时。当“可爱”沦为击鼓传花的筹码,潮玩市场或将重蹈球鞋、盲盒的覆辙——从万人追捧到一地鸡毛,或许只需一次监管出手或审美疲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