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全国多地掀起“发钱鼓励结婚”政策热潮,从山西吕梁到浙江德清,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到广东乡村,一场以真金白银支持适龄婚育的实践正在铺开。
政策力度:从千元礼包到4万元现金
山西吕梁市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女方年龄35周岁及以下、双方均为初婚登记的夫妇,在婚姻登记窗口现场发放1500元现金红包;浙江德清县则向完成婚检的初婚夫妇赠送价值1000元的礼包,涵盖婚庆用品、消费券等;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更以“村级补贴”突破上限,规定双方或一方为本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妻,最高可申领4万元奖金。部分地区还叠加“定向福利”,如鄂尔多斯市向新市民发放1000元“多多评”积分,仅限用于当地婚纱摄影消费。
政策深意:破解婚育成本困局
在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背景下,多地政府将奖励结婚视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前哨战”。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指出,奖励政策不仅直接降低婚育经济门槛,更释放“包容适龄群体婚育选择”的信号。例如,吕梁市同步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对符合政策生育一、二、三孩的家庭分别补贴2000元、5000元、8000元,并推出“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将婚育服务链条延伸至生育、教育、住房领域。
争议与思考:政策效应边界何在?
尽管政策初衷获多数年轻人认可,但质疑声亦存。部分网友认为,千元级奖励对婚育决策的影响有限,更多是“锦上添花”。然而,政策的深层价值或在于重塑社会观念——当政府、企业、社区通过“红娘激励”“婚登+文旅”融合等举措共同发力,适龄婚育正从个人选择走向社会共识。这场“红包雨”能否真正转化为生育率回升的“及时雨”,仍有待时间检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