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与Booz Allen联合宣布,基于开源Llama 3.2打造的定制AI模型Space Llama正式部署于国际空间站(ISS)美国国家实验室。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太空AI技术从“分钟级响应”迈向“秒级交互”,为深空探索与设备维护带来革命性变革。
Space Llama的部署直击太空任务的核心痛点——数据延迟与离线作业。传统AI模型依赖地球服务器传输数据,导致任务响应延迟长达数分钟。而Space Llama通过预加载完整模型权重,在无互联网连接的独立硬件上运行,结合英伟达加速计算技术(CUDA、cuDNN)与慧与科技Spaceborne Computer-2的低能耗硬件,将推理时间压缩至1秒内。例如,在空间站设备故障诊断中,模型可实时解析传感器数据流,快速生成维修指令,较传统流程效率提升百倍。
技术层面,Space Llama整合了Booz Allen的A2E2边缘AI框架与Meta的视觉AI能力,支持文本、图像、语音多模态输入。其多语言处理能力可精准解析不同国家的设备手册,视觉定位技术则能通过摄像头识别设备状态。这种“端到端”自主决策能力,使宇航员无需等待地面指令即可完成维修,显著降低任务风险。
此举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重新定义了太空AI的应用边界。随着Space Llama在ISS的常态化运行,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或将实现“零延迟”智能决策,为人类长期驻留月球、火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Meta的开源生态与太空科技的深度融合,正推动AI技术突破地球引力,成为探索宇宙的“数字触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