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假期,四川绵阳、浙江金华、广西玉林等地农村涌现出“00后返乡啃老”新现象:这批年轻人主动放弃城市外卖员、客服专员等基础岗位,携带直播设备、宠物猫狗回乡“寄生”,靠父母养老金、农田租金和短视频打赏维生,被戏称为“嘬老族”。但这一标签背后,实则是城乡资源再分配的暗潮涌动。
在社交平台,“嘬老”正被重构为一种新型生存策略。00后返乡青年王浩然在抖音开设“妈妈养猪日记”账号,记录母亲养猪日常与乡村生活,三个月涨粉12万,月均广告收入超8000元,远超其在杭州送外卖时的6500元月薪。此类案例并非孤例——小红书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农村养老副业”相关笔记增长237%,00后群体贡献了其中63%的优质内容,他们将父母的老宅改造成民宿、将农田包装成“现实版星露谷”,通过流量变现反哺家庭。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代际关系的重构。00后利用互联网技能改造农村消费场景:教父亲开淘宝店卖竹编工艺品,帮母亲运营抖音橱窗卖腊肉,甚至用AI绘图软件为留守老人设计“赛博寿衣”非遗衍生品。这种“数字反哺”使农村家庭年收入平均提升2.4万元,而00后也借此获得创作自由与情感归属。
当“嘬老”从贬义转为中性,00后正用Z世代的生存智慧消解城乡二元对立。他们的逆向迁徙不是躺平,而是以年轻血液激活沉睡资源,让“啃老”蜕变为一场代际共创的乡村实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