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不少人满心欢喜规划出游,却在预订酒店民宿时遭遇了“价格越搜越贵”的糟心事。
市民李女士本想在五一去重庆游玩,提前在某平台预订酒店,两晚价格分别为276元与268元。然而因行程有变,约20分钟后她准备再订一晚,却发现该房型价格涨至417元。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在社交平台上,众多网友都反映有类似经历,有的多浏览几次价格就涨,有的下单后酒店未确认,再点进去时已涨价。
从技术层面看,平台展示的酒店价格来自直采及多家代理商,因“拿货多少”等原因给消费者的价格不同。平台会优先展示低价资源,低价资源售罄后,就只剩下较高价资源。同时,平台利用算法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搜索频率等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从而调整价格。
这种“价格越搜越贵”的现象,本质上是“大数据杀熟”,是资本借助数字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收割。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交易环境,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明确将“大数据杀熟”界定为价格欺诈,提高违法成本;平台也应打破数据垄断,建立公平透明的定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在五一出游时,不再为酒店民宿价格而烦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