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64万亿元退税减税及疫情冲击等影响,今年不少地方财政收入罕见出现下滑,而刚性支出不减,收支矛盾有所加大,这超出一些地方年初预期。多地财政收入下滑意味着什么?

近期各省市密集调整预算,这属于常规动作,主要是依法增加举借债务等。不过包括重庆等地有些新动作,为了应对退税减税等带来的收支缺口,采取了包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等,来弥补收入缺口,支持民生等重大领域。
多位市级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背景下,已经在考虑压减预算收支了,这包括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部分项目支出,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民生等领域。
近期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举措,各地也出台相应配套举措,随着落地,5月份以来经济开始触底反弹,这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奠定基础。
国务院近期发文明确,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另外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通过盘活基建领域存量资产,来扩大有效投资。
另外,有专家建言,下半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可以考虑增加财政赤字或者发行特别国债形式,来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